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金石杂谈)
转自:金石杂谈
最近1年来,中金基金人事变动频繁,去年7月公司副总邱延冰亏到离职,免去董事会职务;今年年初,中金基金管理层巨震,董事长、总经理双双变更;从1月开始,中金恒远、中金景气驱动、中金衡优、中金消费升级纷纷变更基金经理;
在6月,金石杂谈报道中金基金基金经理丁杨卸任核心产品,彼时金石分析了原因,如今原因再度曝光;6月30日,基金经理朱剑胜因为业绩太差辞任管理3年的所有产品;7月4日,中金再有基金经理变动,这次也是因为业绩太差而进行了变更。
中金基金,管理规模2000亿,为中金100%持有基金,近三年收益6.52%,业绩可圈可点的背后,该公募2000亿规模,但权益权益规模只有100亿(被动20亿+主动80亿),也就是说背靠中金强大的投研能力,中金基金依旧沦为一家固收型+货币型基金公募。但也可能正是背靠中金的投研能力,中金基金才能在权益层面悬崖勒马,规避了市场下行带来的投资风险。
不过,虽然说权益规模很少,但中金基金人事变动依然非常频繁。1)6月16日,中金基金基金经理丁杨卸任其管理规模最大的权益基金,中金景气驱动。彼时的他管理规模3.2亿,直接卸任这款规模2.2亿的基金,不禁让人猜测他是不是被边缘化或者要即将离职?
彼时,金石分析,丁杨卸任中金景气驱动背后,该产品并非卸任核心产品,而是卸任了一只规模只有1200万的半死不活基金,所以基本断定和离职无关。
如今回头看,在卸任之后,丁杨不仅接管路规模6.2亿的债基,而且还新发成立了一只规模高达19.34亿的股票型基金中金新锐。所以,不仅没有被边缘化,而且被进一步中重用。
不过,正如金石杂谈此前分析,丁杨近1年业绩很好,收益率高达25%,但近三年亏损4.56%。他曾经管理的中金瑞和24年10月成立,存续3个月就因为规模不足5000万而仓促清盘;而且卸任的中金景气驱动,规模长期维持在1000万左右,基民更是只有77名,卸任前公司吸引帮忙资金支持才有了目前超2亿的规模。
2)7月2日,因业务调整,固收型基金经理董珊珊离任中金恒远一年持有期,卸任后,董珊珊管理规模依然高达300亿。金石杂谈查询发现,董珊珊近两年收益高达6.76%,三年收益超10%。
但是,从2020年她开始卸任产品,几乎每只都是因为接管后规模不断缩水而卸任。比如24年10月卸任的中金兴元6个月,接管时规模2.24亿,卸任时规模只有5000万,用时1年;比如2025年7月2日卸任的这只中金恒远,接管时规模大约2亿,接管后规模不断缩水,管理三年离职前只剩0.59亿。
所以,董珊珊离职背后,是在一些列她所管理的债基即将面临清盘的命运或者说规模腰斩之上的情况下而火速卸任,核心目的可能就是给基民树立优秀基金经理的形象。根据wind数据,她此次卸任的中金恒元2022年亏损5.68%,任职3年的债基回报只有1.39%。
3)有意思的是,无论是丁杨卸任的中金景气驱动还是董珊珊卸任的中金恒远,接盘侠都是新人基金经理王家烈。果然,新人都是用来磨练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王家烈,金融硕士,2016年7月至22年5月在泰康人寿担任金融工程研究员;22年5月至24年12月担任量化指数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4年12月正式管理基金产品,目前是量化指数基金经理,无论管理的债基还是股票型基金,都非独自管理。
4)7月4日,公司权益基金经理闫鑫卸任了她管理5年的唯一一只基金经理产品,任职亏损高达35%,又是一位因为业绩太差而被迫卸任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
闫鑫,工程硕士,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在阳光资管担任研究员,2020年8月加入中金基金,9月就管理了中金消费升级,奈何5年亏损高达35%,21年以来这业绩可谓惨烈,规模也从管理之初的3.38亿缩水至目前的1.36亿,缩水比例60%。
业绩下滑背后,除了这几年消费行情持续低迷,还有就是她死磕白酒,茅五泸山一直是前十大重仓股,尤其茅五泸一直前三大持仓,白酒股本来就已跌了3年,再加上今年以来的限酒令,可谓是前景渺茫。
而她卸任完中金消费升级后,接管了中金景气驱动,且王家烈属于共同基金管理人,此前的单独管理基金产品,如今疑似被边缘化了。
5)此前,金石杂谈提到的邱延冰,也是因为业绩而离职的大佬。他是经济学博士,历任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战略研究处研究员,投资一处投资经理,投资二处副处长、处长;丝路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研究部副总监;和泰人寿保险总经理助理(兼资管部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后来加入中金基金,担任中金基金副总经理。
也正是这位副总经理,近三年巨亏24%,管理的基金亏损多过盈利,最终在2024年7月底因个人原因离职。可以想象,离职背后和其投资业绩密不可分。
6)此外,在主动权益中,基金经理朱剑胜管理规模22亿,占据中金基金权益规模的1/4,但管理基金任职亏损全部为负,且亏损超10%。
他是南京大学硕士,2020年加入中金,先后担任研究员、投资经理助理、投资经理职务,负责股票投研工作。2016年7月至2020年10月,在汇丰晋信投资部担任研究员职务,负责股票研究工作,2022年开始在中金管理基金,至今也只有3年投资经历。
由于持续亏损,他在6月30日,一口气卸任了此前所管的所有产品,如今管理的只有中金先锋(5月20日开始管理),规模只有1.19亿,完全被边缘化了。
7)公司基金经理许忠海业绩惨烈,近三年巨亏41%,完全踏空了节奏,22年管理规模超20亿,如今规模只有2.24亿。就在2025年5月8日,他卸任了中金成长精选,如今管理产品只剩下2只了。
简单看了下他持仓,主要几个原因:频繁调仓;各种追高,22年追高锂电,23年追高AI,24年年底直接将寒武纪追成第一大重仓,成为最大接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