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产品换手率高企,东方基金两位基石“老将”业绩折戟引关注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华夏时报记者 张玫 北京报道近日,东方基金旗下两位基石“老将”——王然和李瑞业绩不佳,引发了市场关注。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产品换手率高企,东方基金两位基石“老将”业绩折戟引关注

华夏时报记者 张玫 北京报道

近日,东方基金旗下两位基石“老将”——王然和李瑞业绩不佳,引发了市场关注。

东方基金成立于2004年6月11日,是管理规模超千亿元的老牌公募基金。然而,在固收产品撑起的千亿规模之下,羸弱的主动权益投资能力正将公司拖入信任危机。

权益投资的“大旗”,究竟能由谁来扛?针对相关问题,《华夏时报》记者日前采访东方基金人士,截至发稿,未得到正面回复。

三只产品任职回报均为负

天天基金数据显示,东方基金当前管理规模达1234.05亿元,基金数量为123只。

权益研究部总经理王然加入东方基金已超过十年。然而,她管理的三只基金任职回报均为负值。天天基金数据显示,王然在管总规模2.05亿元,一共三只产品,最佳任期回报为-8.94%。

截至8月14日(下同),东方品质消费一年持有A/C类(2021年7月接管至今)任期回报低至-57.93%/-58.31%,A/C份额净值分别跌至0.424元和0.417元;东方城镇消费主题混合自2019年5月管理至今,回报为-8.94%;东方新兴成长混合自2015年6月管理长达十年,回报为-30.68%。

具体来看,东方品质消费一年持有期混合A近1年、近2年、近3年业绩分别为16.68%、-16.67%、-37.62%,均大幅跑输同类产品平均收益和沪深300指数,在同类产品中均处于3758/4323、3586/3737、2932/3069的垫底状态。

东方城镇消费主题混合近1年、近2年、近3年业绩分别为16.53%、-15.83%、-28.70%,涨幅均低于同类平均值和沪深300的涨幅。截至2025年6月30日,东方城镇消费主题混合期末净资产0.28亿元,比上期减少2.73%,相比于2024年一季度末的0.46亿元缩水近四成。

王然管理的东方新兴成长换手率近年常超600%,2024年二季度末更是达到了750%以上。高换手并未带来收益提升,该产品近三年亏损幅度达38.71%。

产品换手率高企,东方基金两位基石“老将”业绩折戟引关注

对此,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表示,如果不是以高频量化作为主要策略的基金产品,换手率高说明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可能不够稳定,这样投资操作与监管层倡导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背道而驰。同时较高的换手率在结构性行情中,更容易出现追涨杀跌的操作,长期看不利于保持较好的业绩水平。

“另一方面,高换手率和过于频繁交易还会增加交易成本(如佣金、印花税等),这会进一步侵蚀基金收益水平,同时还可能出现风格漂移等违规行为,这些都有可能对基金投资者的收益水平和持有体验产生负面影响。”王铁牛称。

代表作品业绩急转直下

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李瑞的产品也不甚乐观。

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是李瑞的代表作品,截至2025年8月15日,该产品成立以来业绩高达195.68%,尤其在2020年,该产品涨幅高达116.3%,在同类1590只产品中排名第9位。然而,自2022年起,该产品业绩急转直下,2022年、2023年、2024年的收益分别为-31.69%、-32.02%、-2.11%,业绩在同类产品中垫底。

该产品的管理规模也从2021年底的224.41亿元缩水至2024年底的87.36亿元,到今年年中,该产品的规模进一步缩水至78.58亿元。

李瑞主管的另一只产品东方汽车产业趋势混合A,其规模自2022年年中的1.4亿元缩水至2025年年中的0.52亿元,三年缩水了六成。

此外,Wind数据显示,李瑞管理的东方高端制造混合A在2024年频繁调仓,换手率高企。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张碧璇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基金换手率是衡量基金投资组合变动频率的指标,换手率越高,说明基金交易越频繁。对于一般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来讲,频繁交易导致成本提升,例如显性的券商佣金、印花税等,以及隐性的市场冲击成本,这些都有可能对基金收益造成侵蚀。此外,如果基金换手率异常提高,可能是基金经理转向短期投机的体现,基金可能偏离原来的投资风格,基金净值波动幅度增大,降低投资者持有体验。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upercorp.com/2255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