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原创 15%保护费转嫁中国,H20还没自证清白,英伟达对华再推“阉割版”芯片?

而中国国产GPU的悄然崛起,正在改写这场高端芯片博弈的结局,美国的技术封锁,反而成了中国自主芯片产业最好的“催化剂”。

而中国国产GPU的悄然崛起,正在改写这场高端芯片博弈的结局,美国的技术封锁,反而成了中国自主芯片产业最好的“催化剂”。

8月19日,路透社曝出一则消息:英伟达正秘密为中国市场开发一款基于Blackwell架构的新型AI芯片B30A,性能将超越此前专供中国的H20。

消息人士称,这款芯片采用单芯片设计,计算能力仅为旗舰产品B300的一半,但配备了高带宽内存和NVLink技术,计划最早下个月就向中国客户交付样品。

表面看,这是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又一次“妥协”,毕竟H20芯片虽被特朗普称为“过时货”,却撑起了英伟达中国区80%的收入。但背后,却是一场更复杂的博弈:芯片性能可以阉割,安全后门却可能早已埋下,美方一边收着15%的“保护费”,一边默许倾销,自以为双赢,却没想到中国厂商早已不再买单。

今年7月,英伟达终于获准恢复在中国销售H20芯片。但代价惨重——据《金融时报》和特朗普本人证实,英伟达和AMD必须将在中国销售芯片收入的15%上缴美国政府。

原创             15%保护费转嫁中国,H20还没自证清白,英伟达对华再推“阉割版”芯片?

这笔钱看似是“交易成本”,实则暴露了美国政策的矛盾:既想卡中国脖子,又舍不得中国市场。特朗普直言不讳:H20本质是旧芯片,性能落后,而华为已有类似产品,禁售已无意义,不如放开还能赚钱。

但英伟达的算盘打得再响,也架不住中国市场的清醒。H20基于老旧的Hopper架构,性能只有H100的15%-30%,却要卖出高价。更讽刺的是,英伟达还打算把15%的“保护费”成本转嫁给中国客户。

问题是,谁还会为这样的产品买单?

上月中方约谈英伟达,要求其对H20芯片的“后门风险”作出说明。中方发现美政府早有系统性计划,只要企业配合在芯片中预留后门,就能获得出口便利,尤其是对“中国低风险客户”放宽限制。

这种态度背后,是中国国产芯片的快速成长。据IDC数据,2023年至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加速卡市场中,国产算力占比从14%猛增至34.6%。预计到2027年,国产AI芯片比例将达55%,彻底逆转美系芯片的主导地位。

展开全文

英伟达和AMD被美国政策折腾得左右为难的同时,中国厂商正在疯狂抢市场。多位芯片行业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国内几家主流GPU厂商“产能全部订完”。

原创             15%保护费转嫁中国,H20还没自证清白,英伟达对华再推“阉割版”芯片?

华为昇腾、寒武纪、壁仞等企业趁机猛攻,在H20被禁的三个月真空期内迅速抢占客户。

为什么国产芯片能快速上位?不仅仅是政策支持,更因为实际需求。中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依赖外供芯片不仅成本高,还有安全风险。而国产芯片在部分场景中已足够可用,甚至在某些定制化需求上比通用芯片更灵活。

一位国内AI公司技术负责人坦言:“以前用英伟达是因为生态好,但现在国产芯片的软件栈和开发工具也在快速成熟,我们愿意给机会。”

英伟达显然没放弃中国市场。B30A的研发,说明它还想用“特供版”模式维持份额。但问题在于:

1. 美国政策随时可能变脸,B30A能否获批仍是未知数;

2. 中国客户是否还愿意信任一个可能内置后门的供应商?

3. 国产芯片的性价比和安全性优势正在持续扩大。

更关键的是,中国已不再被动接受技术施舍。从华为昇腾910B到寒武纪思元590,国产高端芯片正在关键领域逐步替代英伟达。一位投资半导体行业的基金合伙人表示:“现在不是‘能不能用’的问题,是‘愿不愿意用’的问题。中国厂商的选择权大了太多。”

原创             15%保护费转嫁中国,H20还没自证清白,英伟达对华再推“阉割版”芯片?

美国以为靠“阉割+收费”就能锁死中国芯片发展,却低估了中国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市场意志。特朗普政府一边收钱一边倾销的策略,短期看似精明,长期却加速了中国去美化的进程。

而英伟达,尽管技术领先,却越来越难摆脱美国政策的绑架。它在中国市场的未来,不再取决于产品力,而是取决于地缘政治,这恰恰是科技公司最不愿看到的局面。

对中国来说,H20的闹剧反而是一堂清醒课:核心技术买不来、换不来、求不来。只有把芯片设计、制造、生态全链条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彻底摆脱被动局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upercorp.com/23291.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