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原创 70%!新能源车之后,中国制造业又一硬核科技突围

扭秧歌、打格斗、跳芭蕾……能跑、能跳、会功夫,机器人与人类的行为共性越来越多,都说AI是未来,而机器人已经向着人类社会走来。

扭秧歌、打格斗、跳芭蕾……能跑、能跳、会功夫,机器人与人类的行为共性越来越多,都说AI是未来,而机器人已经向着人类社会走来。

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累计部署量有望达到10亿台,市场规模预计将剑指5万亿美元(约356000亿元)。

原创             70%!新能源车之后,中国制造业又一硬核科技突围

当全世界都在关注黄金的暴涨暴跌时,中国制造业的又一场硬核突围也正在发生:不断突破的中国机器人正惊艳着世界,一次又一次刷新人们的想象,同时也为中国高端制造业出海探索着新的解题方式。

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54.9%,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达200万台(截至2024年底),居全球首位。

157946人,这是广交会境外采购商累计线下参会人数(截至一期结束)。万众簇拥下,中国机器人也爆单了!

超过15万张“信任票”,既是中国“智造”在国际市场强劲竞争力的体现,也是中国外贸从“价格导向”转向“价值导向”深刻转变的写照。

种种现象表明,中国“智造”已经找到复杂贸易环境下的“通行证”:从能用到好用,从平替到引领——科技就是那张突围的“通行证”。

有这样一家科技公司,旗下四足机器人称霸世界,去年销量约占全球市场的70%。哪怕是“科技新宠”人形机器人,也交付了上千台。

没错,这家让马斯克、黄仁勋都惊叹的中国科技公司就是——宇树科技。

宇树科技最新发布的仿生机器人Unitree H2,真的是把机器人“人形”具象化了,这就是前沿科技的力量。

巧合的是,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风向标——《时代周刊》年度最佳发明榜,宇树科技成功入选,与华为、比亚迪等“国产之光”同列。

展开全文

纵观这一年来,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硕果累累”。

无不向这个世界宣示着,未来已来,中国力量正在创造更多的惊喜。

01

去年,AI的大爆发引发了人们对前沿科技的无限向往,风口簇拥下入局者无数。2025年,AI依旧是推动各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一个可怕的公式诞生——“AI+机器人”,答案背后“人形机器人”意外成为了共识。

其实,作为AI从数字世界走进物理世界的载体,“人形机器人”无疑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现实世界深度结合的最佳实践场景。

人形机器人除了能提供情绪价值外,更多的却是“做一些解放人类的工作”,像一些比较繁重、危险、重复的工作,让大家更好地享受美好生活。

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现在机器人主要应用在能源、交通、消防、应急以及生活、娱乐等场景中。而四足机器狗则是在一些非结构性环境,比如野外、灾后现场,可以完成搬运、抢险、救灾的工作。

在如今全球人口增长缓慢的背景之下,人形机器人这个承载了全球最尖端的新材料、AI等关键技术的赛道,隐藏了成千上万倍的增长空间,正在成为继AI后又一大风口。

Deepseek预测显示,203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剑指3000亿,全球或破万亿。而高盛预测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1540亿美元(约1.1万亿元人民币),2025-2035年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94%。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未来谁能够把握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技术,谁无疑将会是未来产业经济的“弄潮者”!

数据显示,中国机器人产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7.8%,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在中国AI与机器人技术的创新迭代下,人形机器人的产业生态正在加速构建,一个贯穿前沿技术、场景应用、终端消费的完整产业正在快速成型。

02

2025年初,全球科技行业的目光,向一位中国“90后”年轻人聚焦——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

原创             70%!新能源车之后,中国制造业又一硬核科技突围

他是一个科技狂人,更是新一代中国年青人的代表。这位“传奇”创业者,带领企业在机器人领域跑出“大黑马”之势,技术实现反向“卡脖子”,成就全球最强“具身智能独角兽”。

他创立的宇树科技,不仅是四足机器人的王者,卖出了全球69%的机器狗,马斯克不吝赞赏;同样还是人型机器人的拓新者,研发出了全球首款实现原地后空翻的电驱动人形机器人,宇树科技可谓秒杀全球各大厂,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佩服不已。

而这一切的起点都从浙江宁波的一个普通家庭说起。

小时候的王兴兴,成绩一般不是老师“最喜欢”的那类学生,在邻居眼里更是“很难有前途”的孩子。

果不其然,从小向往浙大的他,最终却跌跌撞撞勉强考入浙江理工大学攻读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机电专业。

也许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谁能想到,浙理工“普通学生”王兴兴却创造出了让世界都为之颤抖的行业“黑马”。

考试考不灵的王兴兴,对前沿科技、“玩具”很感兴趣,把精力都投入到对前沿科技的钻研上。

大一期间,王兴兴用200元的成本就做出了一台双足机器人,震惊了浙江高校圈。而这一切,只是王兴兴天赋释放的开始。

浙大研究生“落榜”后,他去了上海大学,没有失落反而是一门心思在做机器人,最终凭借一己之力,开创性的独立开发了“使用低成本外转子无刷电机驱动的全自由度高性能四足机器人XDog。

2016年,王兴兴在杭州成立宇树科技。

03

自2016年成立以来,宇树科技总部设在杭州,是一群对机器人技术充满热情的“90后极客”们的梦想之地。创始人王兴兴带领团队从寥寥数人,逐步发展成数百人的规模。

2017年,宇树科技重构的四足机器人Laikago问世,没投共享风口的资本逐渐注意到王兴兴。一年后,这家公司拿到第一笔天使轮融资,钱不多,王兴兴省吃俭用坚信“中国机器人改变世界”。

随着风口轮转到硬科技,苦心研发的王兴兴厚积薄发,燃起了他内心深处的火种,宇树科技也开始受到资本的关注。

从天使轮算起,宇树科技共计获得10次融资。其中,不乏初心资本、顺为资本、深创投、经纬创投、源码资本、腾讯、阿里、美团、中信证券、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上海科创基金、北京国管等一批“顶流”VC/PE、国资平台、产业资本的参与,缔造硬科技投资盛况。

今年7月,中信证券与宇树科技通过公开发行辅导监管系统提交了辅导备案登记材料,为上市做准备;

9月,宇树科技在其官方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发布声明称,根据IPO计划,预计将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届时将正式披露该公司的相关运营数据。

10月21日,证监会官网披露了宇树科技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第一期)。同时,宇树科技2025年第五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更名的议案》,决定公司更名为“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办理公司更名相关工商登记变更程序。

改名的缘由,也许宇树科技早已表露。

其实早在今年5月,宇树科技就把公司全称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体类型也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未上市)。

宇树科技再改名,王兴兴的野心彻底暴露——宇树科技要上市了。

04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宇树科技,正在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又一神话。

10月20日,宇树科技发布全新一代仿生机器人Unitree H2,高180cm,重70kg。

原创             70%!新能源车之后,中国制造业又一硬核科技突围

虽相比前一代H1重了整整二十多公斤,但该机器人整体形态更接近真人形态,并具备舞蹈、功夫表演等运动控制能力,动作更轻,反应更快。全身有31个关节,能踢腿、单脚平衡、甚至做“腾空旋转”。

宇树科技此前已推出R1、H1、G1三款人形机器人。要说,宇树科技机器人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个点当属,2021年登上央视春晚的小牛“犇犇”、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Go1机器狗以及杭州亚运会上的“显眼包”机器狗,宇树科技把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带回给了人们。中国在机器人方面的取得的成就,全球刮目相看。

王兴兴透露,2024年公司营收已突破10亿元人民币,并且是业内少数实现连续盈利的机器人企业。其核心产品四足机器人(如Unitree Go系列)在全球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2024年销量约占全球市场的69.75%;人形机器人也在2024年交付了超过1500台。

宇树科技成功背后,中国机器人赛道正迎来大爆发。

在今年8月举办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王兴兴提到,2025年上半年,整个人形机器人行业非常火爆,加上政策的支持,行业整机厂商及零部件厂商,每家企业平均有50%—100%的增长,这意味着需求端拉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9 月中旬发布的研报显示,到205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累计部署量将达 10 亿台,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万亿美元(约356000亿元),这一数值约为2024年全球 20 家最大汽车制造商总收入的两倍。

热潮之下,有必要冷静面对的是,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循序渐进。

另外要明确的一点的是,人形机器人在产业链的终局不是做替代,而是做增量。

一切发展,正如个人电脑从DOS走向Windows,AI从理论到大模型人人可用,人形机器人也终将迎来属于它的辉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upercorp.com/33080.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