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财

非车险“报行合一”压顶,史带财险新帅戎红钢迎大考

华夏时报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刚由合资转为外资独资的史带财险,又迎来新一轮高层人事变动。

非车险“报行合一”压顶,史带财险新帅戎红钢迎大考

华夏时报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刚由合资转为外资独资的史带财险,又迎来新一轮高层人事变动。

10月27日,史带财险公告称,戎红钢自今年10月15日起担任公司临时负责人,履行代理总经理职责,而原副总经理(主持工作)钟向宁则转任副总经理兼高级副总裁。

在受访业内人士看来,这一变动不仅标志着史带财险在总经理职位空缺四年后迎来新的掌舵者,也折射出这家刚刚由合资转为外资独资的险企在战略调整、业绩承压与市场突围之间的艰难平衡。

总经理空缺四年

戎红钢的履历颇具看点。作为一名“70后”保险老将,他拥有近三十年的行业积淀,横跨保险经纪与保险集团两大领域,具备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实战经验。他于2011年担任中怡保险经纪副总经理,2015年升任怡和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长期在国际知名机构担任高管,熟悉渠道建设、产品开发与风险管理。

这样的背景,与史带财险外资化定位高度契合,尤其在“报行合一”新规下,其中介机构经历有望帮助公司强化渠道合作、优化费用结构。

而退居二线的钟向宁同样是一位行业资深人士。他出生于1970年,曾在美亚财险、安联财险、亚太财险等多家外资及本土险企担任要职,2018年加入史带财险后,历任财务负责人、首席投资官,2022年升任副总经理并主持工作。

钟向宁在财务管理与资金运用方面的专长,为史带财险在前几年业绩波动中保持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此次职务调整不再主持全局,他仍保留副总经理兼高级副总裁职务,并继续担任财务负责人与首席投资官,其经验与资源仍是公司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人事更迭的背后,是史带财险长期以来总经理职位的悬空与业绩的起伏不定。自2021年8月谭海涛卸任后,这一核心岗位已空缺超过四年。其间,钟向宁于2021年9月起担任临时负责人,直至此次交棒。

“核心高管长期空缺暴露外资险企在治理本土化矛盾,这也反映了外资总部对中国市场复杂性的认知不足,以及人才梯队建设滞后。”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指出,想要平衡总部管控与本地化决策,建议外资险企设立本土化董事会,授予人才选聘与产品定价等权利,同时建立跨境轮岗机制,强化总部与区域机构协同决策流程,确保合规前提下提升治理灵活性。

根据行业惯例,临时负责人任期一般不超过三个月,戎红钢能否“转正”,还需经过董事会审议与监管机构核准。这一过程不仅考验其短期内的领导能力,也关乎公司战略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值得关注的是,史带财险近年来的业绩波动明显。净利润从2017年的0.6亿元一路下滑至2022年的0.04亿元,尽管2023年及2024年有所回升,2024年净利润达到0.38亿元,在保费规模10亿元量级的背景下,盈利根基仍显脆弱。2025年前三季度,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为7.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7.94亿元有所收缩;净利润0.13亿元,同比亦有所下滑。

更令人担忧的是承保端的持续压力。2024年该公司综合成本率为100.81%,2025年前三季度进一步攀升至108.71%,意味着保费收入已无法覆盖风险与成本,承保业务处于亏损状态。

非车险“报行合一”考验

史带财险的业绩压力与其战略选择密切相关。该公司早在多年前就主动放弃车险业务,转向以意外健康险、责任险、货运险、企业财产险和工程险为主的非车险赛道。

这一转型虽有助于史带财险避开红海竞争,但也使其面临非车险业务盈利难、周期强、风控要求高的挑战。尤其在“报行合一”政策将于2025年11月正式推行的背景下,非车险产品条款、费率、费用管理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险企必须重新审视产品定价、强化费用管控、改革绩效考核,并升级业务系统以实现实时对接。戎红钢的中介背景能否在此过程中发挥协同效应,成为业内观察的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史带财险在股权结构与分支机构布局上也正经历深刻调整。2025年8月,史带财险原唯一中资股东上海锦江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0.78%股权悉数转让给史带补偿及责任保险公司。至此,史带系股东合计持股比例达到100%,史带财险彻底褪去合资色彩,成为国内第三家合资转外资的财险公司。

这一转变既得益于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开放,也反映出外资对中国保险市场长期潜力的看好。

不过,当多数外资险企在中国市场开疆拓土之际,史带财险却频频“瘦身”。 2025年4月,重庆、湖北两家分公司被撤销,此前福建、安徽等地分支机构也已陆续退出,五年间,七家省级分公司告别历史舞台,经营区域大幅收窄至上海、北京、广东等六省市。

在业内人士看来,史带财险这一“做减法”的策略,一方面可能出于成本控制与资源集中的考虑,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市场覆盖面收窄、区域服务能力减弱,对消费者体验与品牌渗透带来潜在影响。

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向本报记者表示:“史带财险收缩是资本配置理性回归,财险赛道高度集中,‘老三家’吃掉六成保费,省级分公司如果无法在三年内把综合成本率压到95%以下,就会被ROE考核砍掉。中小型外资险企没有银保渠道,也没有车险规模,与其铺摊子,不如把资本金集中在几个高净值或特殊风险领域,做小而美的承保利润。”

戎红钢的上任恰逢史带财险发展的关键节点。他不仅要应对承保亏损、业务收缩、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还要在独资化新起点上重新定位公司战略,平衡短期盈利与长期布局。他的国际背景与渠道经验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更开放的经营思路,也可能面临本土化落地的考验。而钟向宁的留任,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财务与投资业务的稳定过渡,为公司治理提供了延续性。

从大众保险到史带财险,从合资到独资,从车险到非车险,从扩张到收缩,史带财险每一步选择都折射出中国保险市场在开放与转型中的复杂背景。戎红钢能否在未来几个月里,带领史带财险在“报行合一”的监管新环境中找到突破口,在独资化的新身份下重塑竞争力,将直接影响这家老牌险企在中国发展的下一程。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张志伟

非车险“报行合一”压顶,史带财险新帅戎红钢迎大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upercorp.com/34731.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